home
搜索
眼动追踪作为探索决策过程的有力工具

客户案例

眼动追踪作为探索决策过程的有力工具

何黎胜副教授是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行为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作为在商学院的心理学家,他专注于人类决策过程研究。决策本质上是整合外部信息与内在思维图式,最终形成判断的过程。

作为主要信息来源,视觉信息的获取效率受到注意分配机制的支配。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研究者能够精确量化注意分配模式,并直观表征个体在不同信息间的积累状态,从而解码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关键机制。 

择偶决策研究中的理论冲突 

在择偶决策中,人们会收集许多信息以支持这一决策过程,如外表吸引力、经济资源、社会地位、智力等。关于人类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最终做出判断,前人研究者的解释存在两种互相冲突的理论模型。 

首先是非补偿性(non-compensatory)的启发式策略,这种理论认为决策者对潜在对象的各项线索的价值进行序列评估,只有当潜在对象的某项线索的价值水平超过期望值时,他们才会进一步追求。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补偿性(compensatory)策略,决策者会权衡各个选项的优劣,并根据不同选择的综合考虑做出决策。也就是说,一个决策对象中的优点可以弥补它的不足之处。 

而何博士认为,这两种理论互相矛盾,并且都不能完全解释择偶决策中的现象。因此他计划利用眼动追踪技术来进一步深入探究择偶决策中的认知机制。 

Tobii屏幕式眼动仪用于决策和人类行为研究
Tobii屏幕式眼动仪用于决策和人类行为研究

眼动追踪技术解码择偶决策  

研究者在中国某高校招募了107位大学生被试,其中女性58名。他们为被试呈现一张含有候选人面孔和收入的页面,要求被试必须在两者中选择一位作为配偶。同时使用Tobii 屏幕式眼动仪记录他们的眼动行为。研究者主要关心的是在不同性别之间,对收入和面孔的偏向程度,并希望能够从被试的观察的顺序中找到更多规律。 

图1:在实验的每个试次中,被试需要在不同外貌吸引力和收入的两人中二选一
图1:在实验的每个试次中,被试需要在不同外貌吸引力和收入的两人中二选一

结果显示,男性被试对面部AOI的注视时长占比为75.7%,而女性为69.7%,二者差异显著。这可能提示男性比女性更注意面部信息。回归模型发现,高吸引力的面孔会导致被试更多地看向收入信息,而高收入信息也会增加决策者之后对面孔的注视时间。对时间序列的分析显示,在考虑性别差异后,男性被试更多地从面孔到收入的顺序观看,而女性被试更倾向于从收入到面孔。 

图2:不同性别下,线索吸引力与同一选项内转换概率的关系。
图2:不同性别下,线索吸引力与同一选项内转换概率的关系。
“在商学院做心理学研究要兼顾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解释性。在心理学众多研究技术中,眼动追踪刚好是兼顾这些属性的交集,这正是眼动追踪技术很早就在市场营销和信息系统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Tobii是全球眼动追踪技术的领导者,全面多元的技术体系,为我们团队开展眼动追踪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库。
何黎胜博士, 副教授,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理论检验(idea-testing)研究中的眼动追踪技术 

在这项研究中,何博士与同事面临着两种互相冲突的理论,而他们选择用眼动追踪技术去寻找新的证据。在传统的决策研究中,研究者只能够依靠被试的行为反应结果来推断他们的认知过程。而作为一种具有时空属性的信号,眼动数据能够表征信息积累过程,从而描述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时空细节。 

基于前人的理论冲突和眼动追踪的实验结果,他们的研究借助眼动追踪技术为非补偿性提供了信息搜索层面的证据:理性的决策者并不需要了解所有选项的价值,他只需要找到价值最高的选项并优先从中获取信息,再理性地搜索低价值选项。这样的决策过程模型能使决策者更有效地分配有限的注意资源。 

新手友好的产品设计是Tobii的另一大优势,每当有新成员加入,她们可以快速掌握Tobii眼动追踪技术。Tobii中国的技术支持团队是我见过的最专业、最有热情的团队,总能对我们遇到技术问题快速响应,提供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
何黎胜博士, 副教授,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Wang, H., Ma, J., & He, L. (2022).
Value-directed information search in partner choice.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17(6), 1287–1312. 

* 图片由上海大学提供。

作者

王栋然

阅读时间

5分钟

作者简介

  • 王栋然

    王栋然

    知识顾问,Tobii

    作为Tobii中国的知识顾问,我在科研社区中推广眼动追踪技术,并陪伴科研人员踏上眼动追踪之旅。我的愿景是通过眼动追踪技术促进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从而推动广泛的科学发展。

探索眼动追踪在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