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eye contact shapes social behavior

研究与报告

虽然目光交流不频繁,但却塑造了我们的社交行为

资源详情

  • Written by

    Ieva Miseviciute

  • Read time

    2 min

与他人交谈时,我们的许多交流是非语言的 - 借助身体姿势、手势,尤其是眼睛。在社交互动中,眼神交流包含了与注意、意图或心理状态相关的丰富信息。这种通过眼睛进行的非语言交流是相互的 - 我们从他人的眼睛中“读取”信息,并用自己的眼睛来回应。到底需要看哪里才能获取来自眼睛的非语言信息?仅仅看着脸部区域就够了吗?还是需要进行目光的交流呢? 

来自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记录实时互动情境中的注视行为来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为被试(彼此陌生的人)呈现了虚构的生存场景("冬季"或"沙漠"),让他们对一系列物品(例如巧克力棒、指南针)按照其对生存的实用性进行排序。参与者佩戴了Tobii Pro Glasses眼动仪,使研究人员能够在互动过程中测量和描述共同注视。研究人员分析了被试在互动过程中在眼睛和嘴巴区域注视对方的频率。在实时互动后,研究人员对每个被试进行了个别测试,以确定在实时互动中不同类型的共同注视(即眼对眼,还是眼对嘴)与追随他人目光的倾向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时互动中,被试通常花更多时间观察环境,而不是相互注视对方的脸部(即看嘴巴或眼睛区域)。然而,当他们确实看向彼此的脸部时,他们大多数时候注视的是嘴部区域,并很少直接进行眼对眼的接触。直接注视对方眼睛的时间能够预测随后的目光追随行为。换句话说,那些在交谈时直接注视对方眼睛的人更有可能随后追随对方的目光。 

总而言之,该研究发现,在社交互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的眼对眼接触是罕见的,至少在与之前不熟悉的人进行互动时是这样的。然而,在交谈时互相直接注视对方的眼睛会影响个体的随后社交行为。 

引用文献

Mayrand, F., Capozzi, F. & Ristic, J. A dual mobile eye tracking study on natural eye contact during live interactions. Sci Rep 13, 11385 (2023).

阅读更多

对类似文章感兴趣? 访问我们的科学出版中心,查看我们所有的科学出版亮点。

资源详情

  • Written by

    Ieva Miseviciute

  • Read time

    2 min

    资源类型

    • 研究与报告

    已标记的产品

    • 眼动仪

    已标记的方案

    • 科学研究

作者

相关内容

Social anxiety
客户案例

Eye tracking sheds light on social anxiety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with social anxiety pay more attention to negative facial expressions. An eye tracking study confirmed this theory and revealed that training people to focus on positive stimuli can lead to a reduction in this bias.

了解更多